欢迎访问沧州妇联网!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工作动态
献礼建党百年 致敬革命母亲(七)
来源: 发布时间:2021-7-9 点击量:886

人物简介:李秀珍,肃宁县万里镇闫郝村人,1929年出生万里镇吕庄村,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

    

“革命母亲”李秀珍:田园生活很快乐
供稿 曹广欣 李佳芳   摄影 王少华

“老妈妈,还养着这么多鸡、这么多鹅呢!”

“可不是,吃鸡蛋咱家有!”

近日,在肃宁县万里镇闫郝村李秀珍老人家的小院里,传出了一阵阵的笑声。李秀珍老人端着小盆,抓起一把玉米粒儿,撒在了地上,这些鸡和鹅欢快地叫着奔向老人……

李秀珍老人今年93岁,腿脚很利索。当我们伸手要扶她一把时,没想到她却推开了我们。她说:“我能行,我每天到村外拾柴火,要走三四里路呢!”

李秀珍老人不仅身体好,还爱参与村里的活动。这不,村里开党员会议,她都要参加。

“今天能过上好生活,是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。”李秀珍老人听说要采访她抗战的事迹,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。

在那最艰苦、最惨烈的岁月里,只有十多岁的李秀珍,亲眼目睹了日寇惨无人道的暴行,也在她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刻骨的仇恨。

“我们家就是地下党的联络点,也是‘堡垒户’。”当时,肃宁县区委的负责人侯烈、吴志民、李志国、袁秀珍等经常在她家秘密活动。

1942年秋天,区委负责人吴志民有一份紧急情报要送到有鬼子据点的柳庄村,交给游击队,问她敢不敢去。李秀珍二话没说,把情报一揉,藏在了衣服里,她爬过封锁沟、绕过据点,跑了两公里路,把情报送到了游击队员的手中。李秀珍说,她利用自己年纪小,不易被敌人怀疑的优势做掩护,有时候扮成卖瓜的;有时候装成拾柴火或是打草的,多次完成了传递情报、掩护地下党的任务。

有一年春天,李秀珍所在的吕庄村突然被鬼子包围。鬼子把乡亲们赶到一个大庙台上,逼问八路军物资的埋藏地点。日本鬼子当场用刺刀捅死了村民王敬新、马更新。有胆小的人经不住恐吓,就把自己家藏军服的地方说了出来。

“当时,我气得心里直骂,两眼直瞪着鬼子汉奸,结果被鬼子揪出来拷问。”李秀珍说,她被打得浑身是血、神志不清。“不知道,打死我也不知道!”李秀珍就是不说,护住了藏在她家“夹皮墙”里八路军的物资……

在惨烈的“大扫荡”中,为了防止柳庄据点鬼子的偷袭,李秀珍日夜趴在沙土岗上的老榆树上,全神贯注地监视着鬼子据点和周围的动静。

1943年底左右,肃宁县、区游击队到吕庄活动,几乎每次都会遭到鬼子的袭击。党组织负责人侯烈认为,是村里出了汉奸,就派李秀珍秘密监视村里的伪维持会。就这样,李秀珍冒着生命危险,悄悄监视着伪维持会的一举一动,最终发现了线索,除掉了内奸。

1944年,15岁的李秀珍在区委负责人袁秀珍、李治国的介绍下,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抗日战争胜利后,李秀珍参加了县、区举办的妇女干部培训班。此后,她先后担任村妇女委员、妇女主任。在土改运动中,李秀珍按照党组织的要求,带头宣传土改政策、张贴标语、招呼开会、丈量田地。在党组织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,吕庄村成为当时这个县较早完成土改任务的模范村之一。

“俺有一儿一女,还有孙子、孙女,一家人有好几个是共产党员,他们都很好。”提起如今的幸福生活,李秀珍满脸的笑容……

采访札记:

我们看到李秀珍老人时,她戴着一顶红帽子,精气神儿十足。别看老人今年93岁了,可耳不聋、眼不花,还能步行到3公里外的娘家吕庄村走亲呢!

尽管李秀珍老人家里条件一年比一年好,儿孙们还是愿意接她到大城市享享清福。可是,李秀珍就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小村庄。

打草、喂鸡,干点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儿……这样简朴田园式的生活,在李秀珍老人的眼中,就很幸福。看着儿孙们健康成长,一个比一个有出息,在李秀珍老人的眼中,就很幸福。

这就是李秀珍,一位有着77年党龄的老人,她付出的很多,索取的却很少。

这就是李秀珍,一位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老人,她的红色记忆从未褪色,时常教育孩子们不能丢掉革命传统。我们向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致敬!

上一篇:
下一篇:
版权所有: 沧州市妇联 2005-2010 地址:河北省沧州市妇联办公室
邮编:061001 电话:0317-2160187;邮箱: czfbangongshi@163.com; 冀ICP备09036681号-1